今天是“4·23”世界讀書日,位于浙江杭州湘湖演藝園內的“跨湖茶社”里,18位來自金華各地的金華道情傳承人和民間曲藝人聚精會神地聆聽浙江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省非遺保護協會曲藝專委會副主任周鳴岐授課,一番《道情論“道”》,傳道授業解惑,令聽者醍醐灌頂。
學員亮綠碼和測溫后報到
金華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任文俊主持開班儀式
金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倪巧登致辭
浙江省非遺保護中心書記、副主任吳延飛出席開班儀式
從4月21日開始,由浙江金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金華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浙江旌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金華市文化信息中心等單位協辦的2020婺風遺韻·金華市曲藝傳承人研培活動暨第四屆“金華道情”論壇在杭州湘湖舉辦。為期四天的活動融表演、討論、研習、訓練為一體,通過專家授課+觀演實訓+學員交流+作品加工,引領大家悅讀“金華道情”這本厚重的非遺書,探索新時代曲藝振興路。
金華道情又稱“唱新聞”“漁鼓”“說古文”“勸世文”,是浙江省的傳統曲藝之一。表演形式為一人采用當地方音,懷抱漁鼓,手持簡板,自行伴奏說唱,以唱為主,間有說白,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翁仁康
21日下午,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曲藝家協會主席翁仁康的第一課——《文藝工作者的社會擔當》,分享了做好一名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經驗和體會。來自永康市的學員童躍明激動地說,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聆聽曲藝大師講課,生動、深刻,深受啟發?!安灰蛏?,要向下;不要華麗,要一聽就懂;曲藝要表達老百姓的心聲,才能更好地傳承發展……”這一堂課解決了他在傳承路上的困惑。
21日晚,學員們分別將帶來的原創作品現場展演競技。18件曲藝作品同根同源不同精彩,金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領導和國家級、省級曲藝專家現場觀演,領略婺風遺韻,感受曲藝新貌。
楊良福表演
75歲的楊良福是年齡最大的學員,一身西裝,一把情筒,聲情并茂唱響《抗疫曲》,根本看不出年逾古稀。他能唱歌、會婺劇、善主持,是磐安縣有名的鄉土老藝人、鄉愁傳承人、鄉音宣講人?!盎畹嚼弦獙W到老。唱道情就是唱戲文,用方言講述民間故事,用鄉音傳播地域風貌,用曲藝弘揚傳統文化,我們責無旁貸”。
王惠仙表演
金東區塘雅鎮張店村的王惠仙五十多歲,五年前她創作的金華道情《唱唱農村新面貌》吸粉873萬人次,一不小心成了“網紅”。舞臺上,她用接地氣的故事、富有親和力的演唱,博得專家們的贊許。王惠仙說自己學唱金華道情已整10年,有豐富的表演經驗但從未接受專業訓練,這次活動讓她既能秀作品、探藝境,又獲專家指點,大受裨益。
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袁偉文老師授課《“老?!闭剟撘狻?/span>
浙江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省非遺保護協會曲藝專委會副主任施莉萌授課《也談新時期下的主題創作》
杭州小熱昏”傳承人、杭州滑稽劇院優秀演員金一戈講授《我和曲藝》
老師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教演合一地傳授,攜學員們沉浸曲藝花園,激發創作靈感,提升藝德藝能。
22日晚,協辦單位浙江旌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特邀浙江省曲藝雜技總團、杭州滑稽劇院的曲藝名家名角前來專場演出,“一張嘴,一臺戲,一家親”,一個個曲藝精品節目背后的深情厚誼,著實令人感動,學員們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表達樸素的感念,通過觀摩學習,正視自身差距,感悟藝術真諦,倍添傳承動力。
施莉萌老師小組加工會
袁偉文老師小組加工會
周鳴岐老師小組加工會
23日,進入“小灶加工”模式,專家們經過前兩晚加夜班討論學員作品,結合學員競演表現,分成三組對學員現場指導、加工作品。如何讓節奏有變化,如何讓作品有新意,如何發現身邊素材去創作,如何發揮個人優勢去表演……專家們對每件作品望聞問切,把脈指點。
蘭溪市的鄭有蓮說自己打小聽老藝人唱長篇而癡迷道情,后來老藝人離世道情瀕臨失傳,鄉音鄉情驅使她投入道情的研究和創作中,如今已編寫了73個劇目,今年春節她編寫了8個抗疫道情在“學習強國”“中國藍新網”等媒體平臺陸續播放。專家們宛如明燈點亮她的傳承路,這次活動讓她對創作方向和表演技藝都有了全方位的認知,也讓她更熱愛曲藝,樂于傳承。
金東區的朱躍文是金華道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朱順根的兒子,13歲隨父親唱道情,19歲外出打工遠離道情,步入中年有感于鄉親對道情的深情,回歸家鄉傳承道情,更懂得珍惜,更明白使命。專家們很欣賞他用曲藝宣推金華文化和旅游風光的創意,鼓勵他發揮聲樂特長,融合創新曲藝,用金華道情講好中國故事。
每個曲藝傳承人背后都有故事,講述著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執著與堅守。金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倪巧登告訴記者:“金華曲藝歷史悠久,目前全市曲藝類國家級非遺項目有金華道情、蘭溪灘簧、義烏道情、永康鼓詞等4項,浙江省級6項,金華市級19項,這些民間藝術曾是最接地氣、最具生活底色、最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钡@些年,曲藝傳承發展漸入瓶頸,鮮有精品推出。尤其從春節期間涌現的諸多抗疫新作看來,曲藝類傳承人群熱情高,但自身能力有限,難出佳作。去年底在金華舉辦的“浙江好腔調”曲藝優秀曲目(中篇)展演活動期間,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專門召開了實施《浙江省曲藝傳承發展行動計劃》座談會,專家們在會上特別指出金華道情須與時俱進,傳承發展。此次金華市非遺保護中心利用協辦單位優厚的曲藝專家師資力量,讓這一批有參與熱情、學習能力和演出經驗的中青年骨干通過“演論研練”,出新出彩出精品,做到項目保護得力,非遺傳承有力,促進金華道情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達到振興曲藝的目的。
活動臨近尾聲,周鳴岐老師動情地說,一直以來“身在此山中”,身為曲藝人對家鄉的道情富有感情,要讓“老古董”復明,在這個遲來的春天里,這一群人、一條心、一股勁,一直砥礪前行,一定能讓道情復興,助曲藝振興。
有學員即興創作:正是杭城好天氣,芳菲落盡志難移。同行傳鼓韻,回首那山低。情筒敲響古今情,道情活動真帶勁!出人出新一路行,傳統文化齊振興!
合影
杭州麥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位于杭州湘湖演藝產業園——旌琨樓,是一家用科技創新帶動文化發展,用“云文化”概念引領科技創新,以“服務他人 成就自己”為價值追求,逐步成為一家在文化藝術領域頗具影響力的“文化互聯網+”標桿企業。公司開發的“愛麥趣”考級服務系統是全國首家實現全程無紙化社會藝術水平考級系統,徹底解決傳統考級模式所面臨的人力物力耗費大、錯誤率高、制作周期長、管理不便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先后被騰訊、網易、新浪、搜狐、杭州日報、錢江晚報多家媒體報道,目前正與浙江演藝集團浙江歌舞劇院藝術培訓學校、江蘇演藝集團藝術培訓中心達成戰略合作。
公司除了自我開發運營考級系統項目之外,還主導開發了多個商業開發項目,如華數移動播放系統、北京舞蹈學院國標舞評分系統、浙江省舞蹈家協會舞蹈獎現場打分系統、以及設備租賃平臺“小熊熊”等。